不清楚什么時候開始對“年代”這個詞有認識,那時候是90年代因此都是199幾年,我幼稚的以為所有的時光都是199好多年,直到垮了世紀,進入2000年,我才濃烈的感覺到原來,時間在前進,我們屬于21世紀的新生代了,,之后出生的人都是90后,00后,10后,,
現在,我的小孩對時間概念非常清晰,對自我認識有一些模糊,平常和我們父母交流的話,可以深刻感覺到,是他自己的體驗和感受,是他自己思考或者分析得出的結論,只是,再找我們尋求一下認證或者一些建議,每每這個時刻,我就有點小緊張,我們很認真的回答,因為,我清楚我不能強求他應該這樣或者那樣思考,應該怎么行動,只能謙虛誠實的引導,我只能用我經歷不多的人生經驗和思考告訴他我的態度和建議。
上一代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小孩的,我不清楚,似乎棍棒呵斥教育是主流(農村居多)。而,進入大學后,看了一些勵志心靈雞湯之類的書,發現,成功的人都回憶自己的童年,都有家庭的耳濡目染,和父母的言傳身教。因此,我很清楚的曉得那句話:為什么很多人輸在了起跑線(不是物質起跑線,而是對自我認知的建立上)。
在大城市迷失了自己,因為,我就是在農村迷失的那個人,為了重新建立自己,我干了些什么。
基本理清楚了一個思路:這些年,勤勉工作,努力奮斗,結婚生子,讀書看報,
戶外運動,踢球出汗,騎行中國,似乎積極向上陽光的事,一件不差都在實踐。
第一,物質基礎,生存能力和質量是一個人起碼的尊嚴和承擔責任的必要條件。
第二,人和人之間相處(包括老人小孩),不是需要生硬的道理和教唆,而應該是一起體驗和感受,關注自己的行為,同情共情他人的行為,保持一個邊界,讓彼此都舒服和諧。一旦有壓力或者緊張情緒,就說明彼此不那么合時宜,也就是常說的:話不投機半句多,酒逢知己千杯少。
第三,和自己對話,和自己叫勁才是一種沉淀和上進的表現,爭吵窺視或者盲目攀比都會迷失自己,和自己斗爭,和自己和解才是一生的主題。第四,社會化,實踐能力,溝通交流,融入一個合適的圈子,是必要的,因為,這樣才有參考體系和認知范圍邊界,不然,都是閉門造車或者孤芳自賞。第四,運動,尤其是戶外拓展,足球比賽,等非常有利于人的放松和減壓,也是社會交往的一個窗口,而且是能讓你打開那個窗口的。第五,人都是活在自己的目標和人生理想中(記住:有營養的目標一般都有三個特點:自己從未嘗試,可以提升自己某方面技能,能感動或者鼓舞或者觸動他人),假如沒有這些,活和死就沒有區別。第六,集中注意力干成自己定下的目標才叫酷,其他都是多余。最后,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,真善美。至于別人羨慕仰視或者咋樣那屬于附加因素,甚至還要提防這種浮夸的陷阱。
常德周大福年中會議趣味團建拓展游戲安排攻略(2025-09-05)
衡陽教師節團建活動|衡陽21世紀不動產會議拓展訓練游記(2025-09-04)
長沙小明星藝術培訓學校教師節石燕湖趣味拓展一日團建(2025-09-03)
滴滴青桔共享科技岳麓桃花嶺定向越野戶外拓展攻略(2025-09-02)
長沙匯智湘江定向運動聯賽徒步策劃方案(2025-09-01)
千龍湖龍舟團建|湖南為思邁生物科技加盟經銷商千龍湖拓展訓練(2025-08-31)
長沙學院土木工程教授導師與青年干部松雅湖戶外騎行團建(2025-08-30)
發表評論
提示: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,立即登錄